校内新闻

我校4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2013-01-22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主持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宣读奖励决定。

      国务院批准,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7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12项,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12年我校共有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分别为:

     1、环境系庄国顺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项目“中国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围绕我国各类气溶胶的时空分布、化学组成及其形成和转化机制,该项目揭示了我国严重灰霾尤其是高浓度细颗粒物PM2.5 的来源和形成机制;发现了沙尘在其长途传输过程中与人为污染物的混合和相互作用机制并对城市空气质量和全球变化发生重要影响;提出并验证了大气海洋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铁硫耦合反馈机制理论,发现了大气气溶胶中铁的存在形式的变化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途径,验证了这一机制对全球变化的可能影响。

     2、物理系龚新高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项目“金笼子与外场下纳米结构转变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项目从计算模拟出发,取得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预言了第一个金属纳米颗粒的笼子结构---金富勒烯;建立了一种可以直接适用于有限体系没有人为参数的等压分子动力学方法,并发现了压力诱导的碳管硬软转变及氢化过程;预言了无序金属团簇新的熔化行为,并得到了实验验证。这些研究结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肯定,丰富了纳米科学的内涵,并推动了计算物理的发展。

     3、医学院宋志坚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项目“人脑动态建模、定位与功能保护新技术及其在神经导航中的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神经导航关键技术及其系统是疾病诊断与治疗领域的前沿课题与核心装备。该项目的发明点集中反映在提出了人脑动态建模、定位及脑功能保护的新技术,大幅提高了神经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导航信息量及工作的可靠性,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15 项。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神经导航系统。系统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通过了CE/ISO13485 医疗设备的国际认证。现已在全国20多家医院推广使用,开展神经导航手术1万2千余例。临床应用证明:该项目发明成果的问世与推广,对准确切除颅内肿瘤,降低术后并发症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发明成果对提升我国神经外科学的学术地位,迫使国外同类产品大幅降价,减轻国家医疗负担等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重大。

     4、附属中山医院樊嘉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项目“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新策略及关键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属器官移植外科领域。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疗效的最主要因素。该项目历时12年,完成肝癌肝移植702例,建立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防治的新策略,同时揭示了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机制。应用该项目成果,使本中心肝癌肝移植术后5 年生存率由应用前的56.1%提高至65.9%;发表论文50 篇,SCI 收录18 篇,他引353次,总影响因子66.419,单篇最高 10.885;在全国25家主要的肝移植中心经4000 余病例应用,证实可显著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

 

 

                                                                                                                                  成果与知识产权办公室

2013-01-22

 

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电话:65642660 传真:65649416 E-mail: keyanyuan@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