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公示

专利作价投资公示-邵正中、陈新 KJCG-2025-014

发布时间:2025-06-13 

  复旦大学拟“高分子量的可溶性丝素蛋白粉末及其制备方法”等三项专利的长期使用权进行作价投资,推进该项专利技术产业化。公示信息如下:

  专利名称1:高分子量的可溶性丝素蛋白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202011635664.7

  专利申请人:复旦大学

  发明人:邵正中,顾恺,宓瑞信,刘也卓,陈新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量的可溶性丝素蛋白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丝素蛋白的水溶液在进风温度为90℃150℃、喷头压力为0.00120MPa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高分子量的可溶性丝素蛋白粉末。本发明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实现对丝素蛋白水溶液的雾化与快速干燥,从而直接得到直径为510μm的丝素蛋白粉末,且所得粉末中丝素蛋白的二级结构仍然与溶液中保持一致且分子量并未明显降解,因而本发明能够得到高分子量的可溶性丝素蛋白粉末,并且运用此方法制备的粉末具备应用于制备丝素蛋白高强度材料的可能性。同时,鉴于热干燥具有灭菌的作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丝素蛋白粉末可以不经过额外的灭菌处理而直接用于生物医用产品中。

  专利名称2:蚕丝蛋白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201110049674.7

  专利申请人:复旦大学

  发明人:邵正中,王芹,杨宇红

  成果简介:本发明属于蚕丝蛋白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再生蚕丝蛋白的离子液体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冷冻干燥除水和减压溶解两个步骤:即将蚕丝或蚕丝蛋白材料与离子液体混合均匀,液氮条件下冷冻后,置于冷冻干燥机内除水;然后将干燥后的混合物在搅拌状态下油浴加热,并减压脱除体系中气泡和可能残存的微量水分,以制备均匀的蚕丝蛋白离子液体溶液。最终产品浓度为135wt%,溶液中蚕丝蛋白构象以无规线团为主。该发明采用无毒无挥发且易回收的离子液体为溶剂,快速简易;所制得的蚕丝蛋白溶液在无水条件下室温存储性好,其各项理化指标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专利名称3:一种丝蛋白纳米微纤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201310735133.9

  专利申请人:复旦大学

  发明人:陈新,凌盛杰,邵正中

  成果简介:本发明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丝蛋白纳米微纤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乙醇或者加热诱导丝蛋白分子进行自组装获得分散均匀的丝蛋白纳米微纤。利用乙醇诱导方法获得的丝蛋白纳米微纤为枝化型,而利用加热诱导方法制备的丝蛋白纳米微纤为线型。两种方法获得的蛋白纳米微纤中丝蛋白的构象均为反平行β-折叠,与天然丝纤维中的纳米微纤相同。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环境友好,节能高效,得到的丝蛋白纳米微纤,其形貌和大小尺寸可以通过改变组装条件进行调控,并且可在溶液中长时间稳定存在,有利于后续制备成不同形式的材料,用于生物医用、分离等领域。

  定价方式:专利经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评估,评估价为80万元。

  权利分配:由发明人代表将三项专利独占许可使用权进行作价投资,形成的全部股权由发明人代表(邵正中、陈新)持有。学校享有发明人代表专利技术作价入股公司所有收入(包括以本人或近亲属名义获取的收入)30%

  公示期限:自2025613日至2025627

  公示期内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以书面形式向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需写出具体、真实的情况,以实名提出异议,不能匿名。

  科研院自接到异议后进行调查核实。

 

联系人:金毅吉

联系电话:31243728

联系邮箱:jinyiji@fudan.edu.cn

科研院技术转移中心

2025613

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电话:65642660 传真:65649416 E-mail: keyanyuan@fudan.edu.cn